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_EDU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生风采 > 正文

  • 研究生导师
  • 管理办法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就业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示
  • 考核&学位
  • 【西大师魂】西大教师故事|周常勇:“橘子先生”的育人经
    发布时间:2024/04/23 | 供稿:刘昭暾转 | 编辑:刘昭暾 | 审核:曹孟籍 王雪峰 刘昭暾打印

    [以下原文链接:西大教师故事|周常勇:“橘子先生”的育人经]

    undefined

    【编者按】

    师者,以德而耕,拾获山河;以爱育人,润物无声。学校广大教师心有大我、甘当人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弘扬校园尊师重教风尚,“西大师魂”公众号特开设“西大教师故事”专栏,将陆续报道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潜心治学、立德树人的故事,敬请期待。

    undefined

    周常勇,西南大学二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从教至今。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柑研所”),有一位“橘子先生”,他就是首位获得澳大利亚约翰·狄龙纪念奖的中国学者——周常勇。因在澳学习期间取得的成果被澳产业应用,2005年,澳外长亲自为他颁发该奖奖章。

    自1989年开始,周常勇进入柑研所从事柑橘的研究工作。早在那时,他心里就有了明确的认知:一个人想要帮助别人,必须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1997年,受到约翰·奥莱特奖学金资助,周常勇全脱产前往悉尼大学攻读分子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毕业时被授予澳大利亚伊丽莎·迈克阿瑟农业研究所突出贡献奖。

    2001年,获得悉尼大学博士学位的周常勇重返柑研所,伴随柑研所调整建制并入大学的体制改革,开启了他的大学育人之路。

    周常勇回国时,中国柑橘产量刚超过1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排在巴西和美国之后。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但中国的柑橘却长期受到黄龙病、病毒病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的影响,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病虫害压力。      

    面对严峻的产业形势,刚回国的周常勇立刻投身到柑橘研究中,他一方面主持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手把手向团队成员和研究生传授分子检测等技术。      

    编写项目申报书、制定发展规划、亲临产区实地考察……为推动中国柑橘产业的发展,周常勇经常“日夜兼程”,始终奔赴在研究的第一线。      

    在面临大田苗存在带毒率高、质量不高,我国柑橘加工占比低,江西赣州爆发黄龙病等诸多困难以及构建首个柑橘非疫区的挑战时,周常勇带领团队提升技术、攻克难题、构建体系、搭建平台,根据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进行防控赣州黄龙病工作时,仅2013-2014一年间周常勇往返赣州产地开展调研、科普和技术指导多达7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到2022年,中国柑橘面积4550万亩,年产量巳高达6003万吨,面积产量双双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防控黄龙病最成功的国家。      

    回望自己的科研之路,虽然艰辛,但周常勇很坦然:“这些东西总是有艰难险阻,对吧?”在这位“橘子先生”看来,自己坚持下来的原因很简单:人民有需要,国家有需要,“而且我也能做。”      

    周常勇几十年如一日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和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当年进入深山老林和少民区域进行抗衰退病野生资源调查的两位首批博士生,毕业多年至今仍记得老师在办公室里掷地有声的教诲:“你们都是共产党员,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敢于直面困难!”    

    undefined

    周常勇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中间实验者为周常勇

    undefined

    2001年,周常勇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成为老师后,科研、教学、管理等多项工作让周常勇的生活只剩“忙碌”二字,对此,周常勇十分淡然:“肩负着这些责任,所以在时间上面就变成了穷人。”        

    无论多忙,教学永远是周常勇的重心。        

    2001年,周常勇参加其他学院研究生答辩时,发现有学生学术写作规范性很差,从那时起,他便十分重视对学生学术道德和论文规范性的培养和要求,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规范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他编写了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写作规范参考资料,在他看来,科研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                    ”        

    2023年3月,一位博士生在查重前将毕业论文交给周常勇审阅。尽管忙得脚不沾地,他依然在凌晨3点将修改后的文档返给了学生:除了在大方向上指出结构和逻辑问题,还对很多问题细节进行了一一纠正,包括大小写、斜体、全称、图表标题等等,即使前后重复错误的地方也一一指出。        

    此外,在周常勇看来,科研不能“纸上谈兵”,实践与理论是并重的。因此,只要能挤出时间,他都乐意亲临实验室、柑橘园,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undefined       

    周常勇带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植物病毒及病原与植物相互作用年会,左一为周常勇

    在科研上严谨育人的周常勇,在生活中也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学生。比如,身为湖南人的他会时不时教刚入学的外地学生说重庆话,因为这样会让“外地学生们在入校初期更易适应,更有归属感。”提到他的学生时,周常勇常亲昵地称他们“娃娃”……      

    遍地慧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提到周常勇,他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乃至博士后,都心怀感激:      

    “周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周老师耐心指出我的错误,鼓励我继续努力,祝福我即将毕业,我很感动。”      

    “周老师是一位严谨认真的老师。”      

    ……      

    undefined

    二十三年倏忽而过,周常勇为国家培养了100多位柑橘专业人才。      

    再一次把时间拨回2001年,那时柑研所面临体制改革,存在人员流失严重、经费紧张、国内柑橘研究平台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受导师赵学源研究员等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潜心“育人”精神的影响,周常勇接过柑研所的接力棒,继续投身中国柑橘研究事业建设。      

    如同中国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样,柑研所也在高速成长中,如今的柑研所欣欣向荣,拥有国家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2001年至今,周常勇已为柑研所培养研究生102名,其中博士生38名,硕士生64名。      

    这些学生中,有近2成获得国家奖学金、侯光炯奖学金、重庆市优秀学位论文、重庆市优秀毕业生、西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相关学术会议论文奖等奖励和荣誉。毕业的学生中,有的留校任职,有的去往其他教学科研单位或企业继续开展柑橘研究工作。      

    既树柑橘木,也树柑橘人——从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在中国柑橘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周常勇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这位辛勤的“园丁”眼中,科研和育人的共同点既浅显又深刻:“都要认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表面是培养)时间的跨度不一样,实际上更大的一个概念是影响的时长不一样。”周常勇说。      

    在柑研所大门处,挂着柑研所的所训“壹志嘉树 修远求索”。对于这句话,周常勇是这样理解的:      

    “‘壹志嘉树’就是说要保持这个专业国家研究机构,而不是说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发散以后就难以聚焦。‘修远求索’就是要一直是扎根于研究,(柑橘产业)里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做。” 

    undefined

    周常勇和毕业生在柑桔研究所大门合影,周常勇为第三排左起第四位    

    作者 | 邓苏睿 张冬雪

    供图 | 周常勇

    指导老师 | 钟颖

    编辑 | 王小木

    编审 | 王雯 樊莉萍

    审核 | 胡娟 李燕



    来源:西大师魂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