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果树抗性机制与调控”项目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也是项目组的首次工作年度总结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常勇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彭抒昂教授、武汉大学孙蒙祥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作为咨询专家、特邀专家组出席会议,与会项目组专家来自16所大学和7个科研院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开幕式上,西南大学副校长王进军教授、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华锋副处长、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杨毅处长分别致辞。项目汇报环节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主持。
项目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首先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从“果树应答逆境的生物学基础及机制、介导果树抗性的重要代谢途径及关键基因、果树抗逆信号途径及调控网络”的科学目标,到“抗性评价技术、抗逆标记快速鉴定及调控分析技术”的技术目标,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生态栽培、提质增效”的产业目标,是课题的目标设置及研究思路。围绕抗逆技术研发,上海交通大学卢江教授介绍了在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高效抗逆种质鉴定与评价方法的建立、抗性分子标记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中科院植物所的王利军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的陈立松教授从果树应答的“低温逆境”、“水分与盐碱逆境”、“高温逆境”、“矿质营养逆境”的生物学基础与调控,在果树抗性机制方面解析,非生物逆境应答机制的技术突破;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陈善春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徐炎教授汇报了果树应答的“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的分子机制与调控,生物逆境应答机制的抗逆调控技术研发等方面在2019年项目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计划。专家汇报时掌声此起彼伏,参会代表认真记录专家报告要点。
我所承担的课题为“果树应答细菌病害的分子机制与调控”,该课题由柑桔研究所所长陈善春研究员牵头,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参与。陈善春研究员从2019年研究的目标任务、主要开展工作、研究亮点和创新性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通过资源调查和转基因等技术,获得了一批抗病资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阐明了柑橘和猕猴桃应答溃疡病侵染的关键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构建了柑橘全基因组变异数(CitGVD),筛选获得14对与柑橘溃疡病抗性紧密相关的SNP标记,为下一步分子抗病育种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悉,“果树抗性机制与调控”项目“聚焦一个目标、遵循一套制度、保持一个同步、严肃一个规范、产出一批成果、申报一项奖励”,“六个一”的原则和标准,希望将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在示范区落地生根。为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破主要农作物育种和高效生产,揭示果树应答非生物和生物逆境的生理、代谢、遗传基础及分子机制,为保障我国果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和材料基础,从而提升我国果树抗性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办公室 刘蕾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