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迁移到西南大学站群平台,不久后将正式关闭,
为防止您今后找不到我们,强烈建议您通过以下链接进入新版网站后,收藏新站点网址,谢谢!

http://gjs.swu.edu.cn

新闻中心

NEWS_CENTER

保山劳动者风采 | 谭志友:情洒昌宁扶贫路
发布时间:2021-02-21 11:25:46加入收藏打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初识谭志友时,被问及远赴昌宁县的看法时,他坚定而自豪地说道。2020年3月,当全校师生正在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他却欣然接受了学校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选择无畏逆行,到教育部指定的定点扶贫地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挂职扶贫工作。

协调投入帮扶资金900多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2300多人,消费扶贫760余万元,成功申报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获得经费资助200余万元;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教育网、中国青年网、云南网、云南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相继对他和西南大学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这是他一年内向组织和昌宁交出的漂亮答卷。截至2020年,昌宁县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598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与全国全省同步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

千里入滇,无悔抉择践初心

谭志友来昌宁前时任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高科技人才,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取得过不菲的成绩,被昌宁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专家县长”,曾多次受到重庆市和西南大学的表彰。

“作为一名拥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够亲身参与到扶贫一线,为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与骄傲,更是当代共产党员应该秉持的初心与使命。”谭志友一边翻看笔记本,一边激动地回忆起当时作出到昌宁县挂职扶贫这个决定时的情景。2020年3月29日,他告别了年迈多病的母亲、忧心忡忡的妻子和青春懵懂的孩子,毅然背上行囊,远赴千里之外的滇西小城——昌宁,真正地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这位农学领域的老将、脱贫战场的新兵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定点扶贫工作之旅。

织光绎梦,聚焦民生亮心灯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初到昌宁县时,谭志友与当地干部一起把“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措施,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定点扶贫的首要任务。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后,最终将田园镇新城社区路灯亮化、湾甸乡民族中学塑胶运动场建设和学生饮水管道改造等项目,纳入首批解村民忧、办群众事的民生工程。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打通了田园镇新城社区亮化到户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社区村组亮化全覆盖的目标。从此,新城社区白坟、石老虎等7个村组彻底告别了摸黑出行的历史。如今,村民们最大的期盼成为了现实,每当夜幕降临,130余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在6公里多的村组道路上次第亮起,犹如一颗颗夜空中闪亮的星星,为沿线的370户1400多名村民点亮了致富的光明路,让村民们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另外,谭志友还争取140余万元用于改善湾甸傣族乡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为湾甸民族中学新建远程智慧教室1个,改建4553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个,改造食堂饮水管道1.6公里,有效解决了学校600余名师生的教学设施短缺和饮水安全问题。

暗室逢灯,倾情倾力育英才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针对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已成为制约昌宁县教育事业发展“瓶颈”的现状,谭志友积极对接学校优势资源,从人、财、物、智多方面发力,牵头帮助编制《昌宁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创新筹办“昌宁县西南大学高中实验班”,设置“昌宁县西南大学含弘奖学金”,捐建学校运动场和远程智慧教育平台、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到昌宁顶岗支教,共建大学生生源就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400余万元……这一系列举措,为昌宁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谭志友致力于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与管理能力2020年,共举办教师培训班3期,共接收昌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66人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实验幼儿园进行跟岗研修,通过种类培训,开展示范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探讨等途径提升了全县教育师资水平和管理能力。2021年,计划再接收7个批次约5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此项培训。

谭志友以“扶贫助困、奖励优秀”为宗旨,设置“昌宁县西大含弘奖学金”40万元,确保优秀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激励优秀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2020年,共奖励优秀贫困高中毕业生和在校高中学生共20名,每人奖励3000元;奖励优秀高中教师20名,每人奖励5000元。期间,西南大学还向昌宁县15所农村中小学及昌宁县图书馆捐赠价值50余万元图书和12万元学习用品。

为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扶贫一线,以青春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他组织百名优秀大学生与昌宁县百名贫困中小学生“大手牵小手”结对帮扶、百名“西小兰”志愿者“一对一”线上爱心家教活动,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学业规划、心理关爱等服务,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

以渔有方,产技协同促振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谭志友紧紧围绕昌宁茶叶、蔬菜、水果、肉牛等优势主导农业产业,积极联系学校相关学院专家团队奔赴昌宁县,帮助完成《昌宁县“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昌宁县乡村振兴示范带详细性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编制;投入引进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引进枇杷新品种4个,草莓新品种5个,实施一批农业扶贫示范项目,建成茶叶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此外,专家组还为昌宁县“量身定制”了《昌宁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指导方案》《四季豆常规物流保鲜技术规程》《豌豆贮藏保鲜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有效帮助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魔芋为原料开发出的系列健康食品备受青睐,但受种植技术的限制,鲜魔芋原料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魔芋的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同区域内的其他经济作物。经过深入调研,谭志友决定以魔芋产业为抓手,推动昌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引进“重庆西大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昌宁,示范带动当地魔芋产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7月,首期注册资金300万元的“昌宁西大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田园镇落地,首期优质魔芋良种繁育基地300亩正式开工建设,随着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常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余人就业,还能帮助田园镇新城社区、达丙社区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增长约10万元,让魔芋在昌宁产业扶贫中焕发真正的“魔力”,更要成为昌宁巩固脱贫成效接续乡村振兴的“魔棒”。

2021年,已迈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在未来的工作中,谭志友将继续树立‘不忘初心,立足岗位跟党走,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比贡献’的信念,奋力开创乡村振兴的昌宁实践,把答应昌宁父老乡亲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实干和业绩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扶贫第一线,让彩云之南更加绚丽多彩!”

THE END

保山劳动者风采 | 谭志友:情洒昌宁扶贫路

2021-02-21 11:25:46

保山日报

保山日报

2166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初识谭志友时,被问及远赴昌宁县的看法时,他坚定而自豪地说道。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zgs.cric.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