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SCIENTIFIC_RESEARCH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 主研方向
  • 科研队伍
  • 科研进展
  •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中心揭示赭绿青霉杀虫抗菌活性及其几丁质酶功能
    发布时间:2025/05/15 | 供稿:龙思羽 胡军华 | 编辑:杜肖影 | 审核:冉春 曹孟籍 刘昭暾 谭志友打印

    2025年5月,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中心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因子为7.7)发表题为“Function of chitinase in 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Q-3-1 and its insecticidal and antifungal mechanism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gainst citrus pests and diseases”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从患病的蝙蝠蛾幼虫中分离得到赭绿青霉Q-3-1菌株,发现其对柑橘木虱、柑橘全爪螨、柑橘粉虱若虫与柑橘凤蝶4龄幼虫均具有较强杀虫活性。在感染柑橘木虱的赭绿青霉中鉴定出11个几丁质酶基因(Poch1- Poch11)。在感染大蜡螟幼虫期间,Poch1、Poch4、Poch5、Poch6、Poch8、Poch10以及Poch11在各组织高度表达,表明其在昆虫几丁质降解中发挥关键作用。7个候选几丁质酶对几丁质、柑橘果胶、D-纤维素二糖及蜡螟表皮均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活性,不同几丁质酶对昆虫甲壳素、植物果胶降解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几丁质酶降解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外源几丁质酶蛋白对柑橘褐斑病菌的抑菌率超过35%。本研究揭示了赭绿青霉几丁质酶基因在防治柑橘病虫害中的多重功能,为开发高效、环保的生防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吴望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军华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DOI: 10.1016/j.ijbiomac.2025.141842

    236C2

    图1:赭绿青霉侵染柑桔木虱成虫、柑桔粉虱若虫和卵、柑橘凤蝶幼虫、柑橘全爪螨以及大蜡螟幼虫

    215E5

    图2 不同环境下重组几丁质酶对天然底物与pNP合成底物的降解活性

    来源: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中心

    - 您是第位访问该页面的朋友~ -
    • 概 况
    • 所 徽
    • 立所精神

    柑桔所成立于1960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毗邻大磨滩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正在打造国家柑桔公园。点击查看【建所60周年工作回顾视频】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 电话:023-68349709、68349708
    • 传真:023-68349712
    • 网址:http://gjs.swu.edu.cn

    所徽“天圆地方”,反映中柑所人“壹志嘉树”,以推进柑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为立所根本之严谨风格和博大胸怀;核心的圆形简洁勾画出“柑桔”、形象反映出中柑所专注柑桔科研的行业特征;而围绕主体的弧线代表了科技,象征着中柑所人“修远求索”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星形元素立意中柑所人志在建立一个“方圆”宇宙之间柑桔科研领域的一颗的明星,闪闪发光,惠泽全人类。

    “壹志嘉树,修远求索”,分别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橘颂》和《离骚》中的名句。这八个字是五十年来柑桔所人传承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及办所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凝炼提升,并与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辉映,寓意深远 ...